男单小将坎坷国羽路 提升排名争取参加汤姆斯杯
2011年初,作为国家队男单新人,乔斌引起我们的关注。当时,刊发了《乔斌:高处风景的诱惑》。原本,新人有了这样的开始,常规“剧情”应该如此发展:崭露头角、引起关注、成为新星、晋升主力……对于这样一厢情愿的强行规划,乔斌调侃道:“你们接触了太多顶尖选手,其实有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经历起伏,这些都太正常了。我,只要打出自己最好的就行!”
这样一番话,一点都不像23岁的新人应该有的雄心壮志。但,却是经历过起伏后的人生感悟。
原来,就在那次我们采访他之后不久,他就从一队被“打回”二队。“其实,当时能打进一队很意外,因为当时我进二队刚一年多一点。”在国家二队,有一个默认的“两年定律”:进入二队后,都得待够两年才能进入一队。“当时,我的感觉就是‘这么快?能进一队?不可思议!’”高高兴兴回到宿舍收拾了行李,搬到和一队同住,然后回家过年。“还兴奋着呢,结果过完年之后没多久,打了一个调赛,又下去了。”前后一算,乔斌在一队也就待了三四个月,还得算上过年的时间。
“刚开始不太敢相信,特别难受,接受不了这个现实。第一次怀疑自己:怎么会这样?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好歹从小到大,都是一路往上走,这可是第一次往回走。 ”思绪万千,既然没选择放弃就还得坚持,乔斌强迫自己接受这个事实。“慢慢地,自己想想,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很多人都是这样,并不是只有我会这样。”想明白了,默默蓄力,2012年初再次打上一队,一直待到现在。带点自嘲的口气,乔斌说:“仔细一算,前后两次,真的是在二队待够了两年。”
在乔斌看来,国家一队、二队才是真正意义“国字号” ,而一队则算是专业球员的终极目标了。还没来得及品味一番,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压抑感就将他完全笼罩。“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楼里(国家队训练馆),就有很压抑的感觉。”这,不仅来自训练馆里的氛围,更多的来自心理。“之前在地方队、青年队,会有种别人仰视你的感觉。但是到了这里才知道,真正优秀的选手到底有多少,随便一个都比你优秀很多很多……”这里,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地方,有实力有成绩就有光环,而其他人只能被掩盖在光环之下的阴影中。“待了一段时间,感觉好一点,因为心态会转变,跟顶尖选手在一起,会激励你往最顶尖的行列努力。”就在一切步入正轨的时候,新的打击不期而至——受伤了!
“2013年全运会前一个月,我正在参加大学生比赛。当时比赛中一个起动,‘咔’一下,之后感觉很疼。那时已经到了最后两个球的关键分,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当时没有想到那么严重,就觉得可能是挤了一下,还想着不会影响我在全运会上的发挥吧。”结果,左脚第五跖骨骨折,休息一年!
之后的日子很简单:乔斌每天都在训练馆练力量进行恢复,队友在身边穿梭,变换着训练内容,他始终都是看客。脸上看似平静,心里却是波澜澎湃。“人一闲下来,就会乱想。有的时候大家都在训练,突然就会有种被忽视的感觉,很失落,好像马上就要到谷底了。但是,过会儿可能因为教练、队友的一句‘伤怎么样了?’,又感觉还是被关注,又捡回点信心。”泄气和鼓气间的交替,乔斌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好多次感觉要放弃了,但都把自己救回来了。”
在乔斌的运动生涯中,这算一次“危机”。危险和机会并存,有了很多时间动脑而不是动手,伤愈之后的乔斌感觉自己“厉害了”。“可能是思想进步了吧,虽然没有练,但是对羽毛球的理解不一样了。”在7月的锦州全国锦标赛单项赛上,乔斌拿到了男子单打冠军。
现在,在国家队中,乔斌排名在第六,位于谌龙、林丹、王睁茗、田厚威和薛松之后,世界排名170多位。“现在我的首要目标是,今年打完之后能够把世界排名打进前70到50,明年能够报名参加超级赛。”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排名,想打超级赛连门儿都没有,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宗伟复出之后,必须去参加连机票钱都赚不回来的大奖赛。说到排名,乔斌脸上有些诡异的兴奋:“李宗伟禁赛半年之后排180多,我比他(排名)高10名。哎,后悔当时没有截图下来,估计这辈子都很难在他前面了。”
顶尖高手,可以仰望,但并不一定要超越。尽管,几乎每一个小孩最初打球的时候,家长和教练都会给他灌输“长大要当某某某”的教育。乔斌说:“不是一定要站在最高的地方,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思想也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站在顶上的。我对自己的期望,就是打出我自己最好的就行。”
乔斌说,从打球到现在,他们那一批有很多都不练了,有的也进过国家队,但是很快就回去了。现在,曾经的队友干什么的都有。可以想象,曾经的小伙伴们,穿着印有自己名字、国旗和CHINA的球衣时,也曾有过豪气云天的誓言。但是,现实并不会因为誓言而改变。曾经在2009年跟乔斌一起进二队的陈跃坤,去年底也离开了国家队。仍在羽毛球这条路上前行的乔斌,看着身边队友的过往,明白了完成最切合实际的目标,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交代。
不能说乔斌没有远大的目标,在他心里,要到达“顶上”,必须先完成眼前的那一个最实际的目标——参加明年的汤姆斯杯。“现在,我在国家队排第六,除了林丹和谌龙外,另外两个男单名额,或许会从王睁茗、田厚威、薛松和我中产生,我们水平差不多,尽量争取吧。”
乔斌把这种适合某个时间段的目标称为阶梯,“必须一级一级地去完成,拾阶而上,不可能一步登天。”而且,就算停在了某处,也能享受那里的风景。这,就是真正的享受羽毛球吧。
(来源:《羽毛球杂志》 文/陈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