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珠海王之王软件有限公司
24小时热线电话 400-878-3368

“以馆养馆”体育馆的发展路越走越宽

admin 2013-11-28 1,126 次

 坐落于个旧市金湖畔的州民族体育馆,主馆造型宏伟,坚实。银白色的建筑总体,显得分外鲜明、突出。
   
  10年前,州委、州政府和州体育局为了加我州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和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作为40年州庆的献礼工程,州民族体育馆于1997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近10年来,州民族体育馆的管理者们利用政策、场馆开放、体育人才技术三大优势,不断推动体育/向前滚动发展,探索出一条“以馆养馆”的发展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6年实现经营收入496万元,员工也从建馆初期的3人发展到94人。

  正确思路带来好发展

  州民族体育馆建成后,针对体育馆的管理模式,州委、州政府迈出了大胆的一步,体育馆人事管理定位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在这样的背景下,红河州体育局副局长魏强被委任为体育馆馆长担起了重任。

  说起昔日州民族体育馆,魏强记忆犹新。1997年,州庆活动结束后,他和另外两个同事开始负责管理上万平方米的体育馆。那时体育馆的状况,一方面是体育馆闲置的体育设施资源;一方面是可以培育的日趋苏醒的体育消费市场,如何把两者的最大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站在空旷的体育馆里,魏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如何经营好这庞大的家产呢?依照全国体育馆的经营管理状况来看,95%以上的场馆都是艰难运转,效益不明显,每年都需要当地财政拨付大笔资金来维持,成为政府沉重的包袱。体育馆是用纳税人的钱建起来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为他们服务,如何既让他们满意,又能把这空旷的场地盘活,自己养活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到外地考察后,结合红河州的实际情况,魏强提出了州民族体育馆经营管理方案。他说,体育馆如不改革走新路,开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未来发展就是死路一条,只会给政府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体育馆只有走向社会化、市场化,才能保证充分发挥体育馆功能,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方案初步定下来,首要的问题是先管好、用好体育馆设施,在用好的基础上想办法开发。魏强说,管理不好,使用不了,根本谈不上开发。因此,首先雇来了保安,为了减少开支,保安同时负责场馆卫生。

  有了梧桐树,还要把凤凰引进来。体育馆的管理者们积极想办法,把全州有实力的各单位引来开运动会。一时间,设施用起来了,体育馆热起来了。但不可能天天有运动会开,而且运动会和大型会议、活动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去哪里找这么多“临时工”呢?回忆着当年的艰辛,魏强苦笑着说:“那时候,州体育局全体工作人员经常成了守门、扫地的勤杂工,有时候还动员家属来帮忙。”

  当时,体育馆有一个羽毛球场,完全免费对群众开放,但羽毛球场地仍经常处于闲置状态。体育馆的管理者通过调查后发现,不少老百姓的习惯性思维是身体有病了,就去买保健品、买药吃。如果能使其转变到花少量的钱买运动、得健康的思路上来,体育馆的产业化发展将得到极大的推动。为引导广大群众把参与体育运动视为追求时尚的象征,体育馆的管理者们把开发放到了议事日程,首先把羽毛球场增加到了4个,满足广大羽毛球爱好者需求。慢慢的,喜欢到体育馆打球的人越来越多,到第二年已经出现排队现象。于是,管理者把无偿提供场地变为有偿服务,收费的同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服务,也提高了体育馆的知名度。随着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单调的羽毛球项目满足不了群众的要求,管理者们又针对消费者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全民健身活动为主题,又建设了乒乓球室、棋牌室、台球室等体育设施。之后,在确保体育业务指标完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和闲置的场地设施,开展多种经营,逐步提高体育场馆自我补偿、自我更新的能力,充分发挥现有体育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体育馆实行企业化管理,使之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

  然而,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公共体育场馆是公共资源,是供人们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管理方见缝插针,用这点场地搞“副业”,把公共资源变成赚钱场所的做法,当时造成了不小的矛盾,群众的意见非常强烈。一方面,体育馆虽为事业单位,但一直实行自收自支。政府财政拨款只能专用在大型赛事活动、场馆维修、设备建设等支出上,员工的工资、福利及日常管理开支,都来自场馆的有偿租用收入;另一方面,城市公共资源是政府投资建设,便于群众娱乐、休闲、生活的设施,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广大群众的需要。如果处理不好,体育场馆管理方的商业行为就有可能触及群众利益,从而出现矛盾冲突。州民族体育馆的管理者考虑到这些因素后,狠抓服务质量,使广大群众成为公共资源的最终受益者。最终取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体育馆在保证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传统项目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又先后完成和启动了网球、保龄球、健美、健身等新兴运动项目。对于群众不熟悉的一些新兴运动项目如网球、健身等,体育馆积极开拓,采用举办网球公开赛、雇请专业教练陪练等办法进行推广。随着餐厅、体育门市部的引进,一步步把人气带进空旷、冷清的体育馆。

  州民族体育馆的管理者们还把体育彩票列入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对新老体育彩票销售员的培训,促进彩票销售额的增长。

  完善服务功能扩大发展

  摸着石头过河,围绕体育开发,坚持消费者需求什么就服务配套什么的服务宗旨,近10年来,体育馆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强。

  过去,体育部门一直都是靠财政拨款维持,这是因为其担负着政府的职能。为了变体育馆管理机制的事业服务型为经营服务型,便于对外经营,1999年末,州民族体育馆组建了红河州体育商贸服务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这意味着体育馆除了承担政府的职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发展体育产业,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红河州体育商贸服务中心成立时一无所有,在没有启动资金,没有政府投资的情况下,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获益”的原则,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充分利用自己的场地、设施优势,为社会提供活动场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改革中求生存的原则,打破以往等、靠、要的思想, 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目前,州民族体育馆新增了网球馆、体操馆、游泳馆、高尔夫练习场,增加了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场地和茶吧等设施,已经发展成为融文化、体育、训练、演出、展销、健身、休闲、观赏、娱乐餐饮、住宿、停车为一体,拥有94名职工、18个项目经营部的综合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成为红河州体育产业在设施、功能、经营条件上的一枝独秀。

  为了把体育馆做大做强,增加体育馆的功能,体育馆依靠自身力量实行滚动式发展。1997年建馆时,占地21144.6平方米,建筑面积8208.37平方米,与体育馆配套建设的住宿餐饮部2443.14平方米,前后广场停车场5708.4平方米,馆内设3338个座位,装有比赛灯光,演出灯光、音响和电子显示屏。集多项体育比赛、报告会、集会、大型文艺演出、休闲娱乐、商贸活动于一体,是一座具有现代化综合功能的体育馆,与体育馆配套建设的附属用房设有33间客房82个床位和可供140人就餐的餐厅。

  2000年,体育馆在原有一块网球场的基础上投资扩建2块室内和2块室外网球场,场地面积2760.79平方米。

  2004年成了体育馆的设施建设年,又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面积2992.79平方米的体操馆。体操馆的建成弥补了红河州无体操馆的空白,为当地培养高水平体操运动员提供了训练场地和比赛场地,同时,还兼顾了经营性质的健美、健身活动。在前广场北侧原规划用地上建盖了一幢投资450万元的9层综合楼,以改善和提高职工、教练员的住房条件,为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5年,简易网球场改造为占地面积2547.25平方米,建筑面积5590平方米,带住宿、休闲厅及沐浴室的豪华运动场所。此外,利用招商引资,扩大经营范围,把体操馆的空闲楼层租出去,这又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更新观念创造财富

  体育馆应当发展什么以及如何发展?管理者们清楚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的体育市场的大背景下,不改变体育馆的功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价格适宜、内容丰富、环境高雅的活动场所是体育馆的责任。因此,体育馆的发展就要在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创收。

  集体经济创收最大的矛盾就是财务管理失控,导致最终亏本。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州民族体育馆的管理者们打破了事业单位不能搞商业性收费的局限,实行目标考核制度,就是根据运动项目分为住宿餐饮经营部、运动休闲经营部、体育商品经营部、网球场经营部、停车洗车经营部、体彩经营部、工会经营部、网吧经营部、职工食堂经营部、体操馆经营部和游泳馆经营部、高尔夫球场经营部等,各经营项目根据经营特点,由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和运作。通过工资与任务挂钩的考核办法达到了经营项目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目标。

  目标项目管理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技能,它通过划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为了让目标管理落到实处,州民族体育馆还投资建立起了微机内部管理网络,实行有效管理。实现了微机网络管理后,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量相对降低,去年,根据实际情况将办公室人员调剂到一线,由原来的12人降低到现在的4人。而且每个经营部的经营情况在网络的报表里一目了然,利于领导层根据经营情况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范围。

  目前,在没有政府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州民族体育馆靠自我发展购置了8辆公务用车,最贵车辆达80多万元,但这些车并没有成为体育馆的负担。自从实行目标管理,开展向外出租业务后,在保障本单位用车的前提下,去年还创收20多万元。

  经过几年的实践,不断完善,目前,项目目标管理已基本成熟,不但使体育产业走向良性循环,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中高层干部。魏强认为,试行目标项目管理是州民族体育馆发展的亮点。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理队伍,有一批优秀的经营、服务和管理人才。州民族体育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他们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培训、引进、聘任和聘用综合性体育经营人才。据了解,州民族体育馆每个职工每年都有两次以上到外地考察的机会,带职工到全国各地旅游长见识。目的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加强职工的服务意识,学习外地好的服务理念,加强自身修养,更好地工作。魏强说,每年花这点钱值,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家更了解对方,职工的凝聚力越来越强,才能把工作做好。职工的工资收入也由建馆时的每月200元增加到1000多元。

  目前,州民族体育馆已经逐步建设了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知识面广、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管理、体育经营开发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干部职工,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发展体育旅游实现新发展

  州民族体育馆新建的网球馆已经越来越吸引到昆明、玉溪等地的人在节假日到此消费。来自昆明的张先生说:“这个网球馆设施、环境都不错,到个旧看朋友,住在网球馆里,既锻炼了身体,又找到了一个和朋友交流、聚会的好地方。”

  尽管中国的旅游产业在最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不可否认,“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走马观花依然是国人眼中旅游的代名词。一种兼运动与休闲为一体的新项目——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目的性明确的主题旅游,已经越来越为大众旅游所接受。哪有赛事,哪就有消费者。经过多年的发展,体育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所以,体育馆的管理者们借助体育场馆设施,积极发展体育中介,允许和鼓励社会体育经纪组织、经纪人承办有一定影响、群众喜闻乐见和高水平的国内国际商业体育竞赛,形成有一定影响力和规模的区域性赛事活动,实现参与者多方共赢,不仅提升场馆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和带动旅游业、体育用品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增长点。

  近年来,体育馆每年都有全国性比赛,先后承担了云南省第五届城市运动会、云南省十二届运动会、云南省大型企业老人运动会、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全国青少年跳水冠军赛、全国击剑冠军赛(第一站)等赛事。这些赛事的举行,不但扩大了体育经营性项目,让群众有更多观赏赛事的机会,而且推动了本地消费,提高了红河州、个旧市、体育馆对外的知名度。

  喜欢羽毛球的王兰女士家住个旧市五一路,家门口的风雨馆里就有活动场所,但她和她的朋友们都愿意舍近求远跑到城外的州民族体育馆。她告诉记者,州民族体育馆虽然远了点,但这里卫生好、服务好,所以,她和她的朋友们都愿意到州民族体育馆来锻炼。

  魏强分析,州民族体育馆近几年的发展经历证明:地理劣势不等于发展劣势,关键是要因地制宜,把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目前,州民族体育馆为满足高层次消费人群的需要,已建立星级的网球体育场。

  2005年2月,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决定,州民族体育馆接收了为云南省第五届城市运动会比赛而建的游泳馆。接收时,游泳馆虽然经济效益比较好,但运行成本高,每个月电费都需要10多万元。为了降低成本,州民族体育馆一方面与电力部门协调希望给予优惠;一方面对游泳馆的加温系统进行了节能改造,改造后的加温系统每月能为游泳馆节约电费4万多元,现在,经营成本降低了,经营效益就提升了。

  同处城外的个旧市田竞场多年来一直靠财政拨款养活。为了盘活这份体育设施,2006年4月,个旧市田竞场移交给州民族体育馆经营管理,移交后,州民族体育馆的管理者把田竞场改造成高尔夫练习场,改造后的高尔夫练习场于2006年7月12日对外开业经营,到10月已获得经济效益76436元。

  居安思危谋发展

  近年来,州民族体育馆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我州经济快速发展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目前,对体育产业的指导、协调、控制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体育部门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及作用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无法使用法律赋予的权力统一规划体育产业发展;其次,在《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对体育经营活动的许可取消,这使得在体育市场的管理上,权职不明,制约了体育产业开发和布局。

  2004年,红河州体育商贸服务中心为了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改名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目的是推动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成为我州一个活动项目较多样、配套设施较齐全,多功能、多用途、高层次、高品味的体育活动场所,成为全州全民健身、竞技比赛、奥林匹克训练的基地。

  体育产业属于朝阳产业,而体育场馆的建设属于长线投资,建设初期就必须考虑长远。魏强说,在做好体育设施满足百姓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尽力去培育市场。目前,在体育馆举行的赛事,都要不同程度的收取一定的门票费,目的就是培育我州的体育市场,让体育真正为喜欢它的人服务,而不是自我表演、自我陶醉。目前,网球馆、体操馆、游泳馆、健身馆、运动休闲厅的管理就引进了大型体育产业集团的丰富管理经验、学习欧美的俱乐部化运作模式,提供高层次、高档次的体育消费项目。

  体育馆的改革是一个由点带面的过程,影响体育馆发展的无形因素有很多。州民族体育馆将继续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以此来推动整个红河州体育场馆建设的新一轮发展高潮,千方百计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活动需要,让“以馆养馆”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