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体育场馆运营方式的一点启示
体育场馆的建设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加上体育场馆已被大多数人视为当地政府的一项形象工程、实事工程,因此,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投资建设的力度相当大,一座座体育场馆拨地而起,为当地的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体育场馆每年的管理、保养、维护等方面的成本加大,给政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造得起,养不起,甚至用不起”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导致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偏低,不能充分为百姓服务。如何解决这一甁颈,做到既能体现体育场馆的公益性,为百姓服务,要能切实减轻政府负担,让体育场馆得到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的运营方式显得相当重要。近几年,吴江在政府不给编制,不给经费的情况下,大胆创新,始终坚持体育场馆市场化、社会化的理念,在体育场馆的运营方式上进行了努力、有效的探索。现就吴江体育场馆的运营方式与大家进行交流,供大家参考。
一、吴江体育场馆情况
(一)吴江体育馆。2002年8月18日竣工。总造价4600万元。整个场馆占地面积12292平方米,建筑基地面积686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929.06平方米。赛场面积34×46米,观众席设固定座位2548只。
(二)吴江训练馆。2004年12月竣工。建筑主体为框架结构,网架层顶,主体为2层,局部4层,建筑面积为7821.31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29.8米,主场净高为13.3米,总投资1700多万元。
(三)吴江新人民体育场。在建,预计2008年竣工,投资1亿元,占地138亩,观众座位15000只。
以上体育场馆主要由政府投资,吴江游泳馆将通过引资方式规划筹建,2008年开工建设。
二、运营方式
坚持以馆养馆、市场化、社会化经营理念,在政府不给经费、不给编制的情况下,与天地人文体有限公司、华良武术馆、羽毛球馆签订风险合约,明确双方职责,你经营,我督管。重在督管场馆的维护和保养。
三、运营效果
天地人文体有限公司自2005年7月承租吴江体育馆以来,共举办或承办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外企联谊、商贸展销活动102次。其中体育赛事49次,平均每年14次。实现了馆内运营的基本平衡。
华良武术馆自2005年在承租训练馆三楼以来,共培养武术、跆拳道、散打、摔跤、柔道运动小选手100多名,共获得省比赛1枚银牌,苏州市比赛11枚金牌、11枚银牌。馆内运行良好。羽毛球馆共有12片羽毛球场地,平均每天近100多人次到馆内进行羽毛球运动,人数逐年递增,经营基本持平。
四、存在问题
(一)体育社会化、市场化意识不强。部分同志(包括领导干部)认为体育事业是公益事业,应该免费开放,思想认识上不够统一。
(二)真正懂得体育经营的人才缺乏。很多经营者只求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看不到体育市场的潜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导致目前经营者竞争力不强,竞争意识、忧患意识不够。
(三)体育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市场经营秩序还比较混乱。无证经营现象突出,经营审批权不在体育部门,监管难度加大,行政执法难以执行,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既得利益。
(四)体育场馆规划分散。吴江的体育场馆设施不集中,比较分散,综合服务设施没有跟上,这是由于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以及思想意识的保守导致,也给体育场馆的运营带来难度。
五、建议
(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由于对体育场馆运营方式在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直接带来人为的阻力,既然要发展,不能让国有资产闲置,真正为百姓服务,只考虑公益性已经不适应现在发展需求。面对阻力,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的勇气,克服困难的智慧。
(二)要选好合作的对象。吴江天地人文体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吴江“大篷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秀生原本就是销售即开型体育彩票的,对于市场营销、操作等有着实践经验。武术馆李开良本身是学太极拳出身,对体育有着割舍不断的情节。羽毛球馆展亚轮也是对羽毛球的一种偏爱,开设羽毛球馆。三位与体育都有着渊源关系。建议今后应对这些经营者开展体育市场经营业务培训。省内应该培养更多的有经验、有水平的体育经营者。积极引导,加强培养,形成一支懂市场、善经营的体育经营人才队伍,为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要达成双赢的协议。协议的签定,一定要在双赢的基础上进行,任何一种偏向,都会导致事物的偏向。因此,签定一份合理的协议,需要有思路,但双赢是原则和基础。
(四)要注重体育的优先。吴江在合作的过程中,紧紧把握场馆与体育的紧密关系。与天地人文体有限公司签定协议时,明确市体育局有一个月免费使用期,体育馆必须每年举办或承办6次以上的体育赛事。与武术馆、羽毛球馆签定风险协议时,要求在协议期间,对方每年上交风险金,明确各项指标,当对方完成各项指标并经体育部门考核合格后在风险金中按完成情况返还。在这些指标中主要是针对培养的运动员在各级赛事中获得的名次而定。这直接将武术馆与羽毛球馆这些社会力量来拓宽吴江业余训练规模,提高业余训练水平,增加向上输送渠道,培养更多体育后备人才。
(五)要完善市场的管理。既然要培育体育市场,发展体育市场,以社会兴体,就要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政策扶持、资质评审等相关制度的建设,规范经营者的市场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既得利益。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体育市场发展状况不同,建议苏南恢复对体育经营项目的审批权,而不仅仅是备案,明确审批和监管为统一主体。
(六)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标准。建议省体育部门对基层的体育设施规划有一个详细的基本规划要求,各地可以根据这一基本规划要求筹建,允许有条件的地区,在统一的基本规划要求基础之上,结合自身条件高标准建设。
以上建议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上一篇:江门市区羽毛球馆越开越多
下一篇:羽毛球馆经营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