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珠海王之王软件有限公司
24小时热线电话 400-878-3368

广州市羽毛球人口位列全国之首

admin 2013-11-28 1,509 次

根据最近由高校专业研究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广州全市羽毛球人口达到了惊人的280万,不仅位列全国之首,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国际大都市之最。鉴于今年刚好是广州羽毛球协会成立50周年大庆,羽毛球又是广州的“市球”,今年4月开战的“市长杯”广州市业余羽毛球系列大赛今天将上演总决赛。今年“市长杯”的参赛人数、队数、场次和规模都超过了去年,创下了纪录,为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献上了一份厚礼。羽毛球运动成为了创建“首善之区”的新体育模式和手段,为广州迎接2009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海珠区,四面环水,素有“羊城明珠”之称,该区培养出了即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世界冠军谢杏芳、奥运会女双金牌得主张洁雯,是广州参加羽毛球运动人口最多的行政区。
  海珠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该区利用社会资金,将昔日的旧厂房所在地变成了高档住宅区。区体育局领导认为,该区环境优美了,活动的人群也多了,体育健身场所建设一定要跟上。于是,他们走遍辖区所有旧厂房进行调查摸底,调查后发现,这些旧厂房的车间顶棚较高,正适合羽毛球馆的要求。于是,该区体育局专门将调研成果上报区委、区政府,区委、区政府指示体育部门做好协调并抓好落实工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上一批有经营体育场馆经验的企业主动登门而来,区体育局本着政府引导、社会企业与国有企业互利互赢的原则,积极向社会企业和国有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不久,像荔福羽毛球馆、翔晟羽毛球馆、方凯祥羽毛球体育中心等利用社会资金对厂房进行改造出来的羽毛球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海珠区。
  此外,海珠区还有典型的城中村,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如何丰富他们的业余文体生活、降低辖区内案发率,推动和谐海珠的建设发展呢?在这个问题上,区体育局在探索中采取了“插体于村”的举措。
  用经济发展用地建体育设施是该区“插体于村”的新方法。该区凤阳街道凤和经济联社毅然拿出2万多平方米的经济发展用地,建了两个足球场和4个篮球场,并在4个篮球场内划出32片羽毛球场,全部免费对全社社员开放。联社每年至少损失400万元收入,但联社领导认为“值”,因为群众的综合素质提升后促进了社会治安的好转。
  海珠区在全国首创在村内建体育中心,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的该区江海街红卫村体育中心就是该村所在企业和村民集资1500万元建成的。该中心室外建有人造草皮的足球场、篮球场等场地,还建有一座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符合现代羽毛球比赛的场馆。村委书记崔伟林自豪地说:“中心建成后,聚众赌博的人少了,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和谐了。”
  目前,该区有羽毛球场地100多片、全民健身路径110多条,面积达74604平方米。区内的自然村基本上都有两片篮球场与羽毛球场共用的场地和足球场地。为此,海珠区的群众体育工作得到了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海珠区获得了广东省首批体育先进区;在市以上城市先进体育社区评选中,海珠区就占了16个,而且还有3个社区成为了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