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珠海王之王软件有限公司
24小时热线电话 400-878-3368

中国体坛优势项目一姐难产 4W缺霸气刘子歌隐于池

admin 2013-11-28 681 次

  当年张怡宁、郭晶晶、罗雪娟、张宁、王楠群芳争艳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放眼中国体坛,能称得上姐的只有能杀进大满贯决赛、能说出“如果我是男人我在中国会比姚明还红”的李娜。乒羽、跳水、体操这些中国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均面临没有“一姐”的尴尬。

  其实世界上本没有“一姐”,因为喊的人多了,“一姐”就成了固定“职位”,可这么多项目的固定职位空缺还真有点不习惯。

  羽毛球 霸气从何而来?

  去年5月,从尤伯杯铩羽而归后,中国羽毛球队做过一次针对全队的问卷调查,调查的主题是“你如何看待女单领军人物”,内容包括:你认为女单的领军人物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共有霸气、胆略、智慧到大气、事业心、张扬、天才、勤奋等14个选项;你觉得自己有信心成为领军人物吗?要成为一名领军人物,你的优势和不足有哪些?或者你看好队里哪名队员成为女单领军人物?

  国羽将丢失尤杯的主因归结为领军人物的缺失。但一年过去了,时至今年5月的苏杯,中国女单“一姐”非但未能浮出水面,该项目还成为中国队被对手冲击的突破口,被教练组推上准“一姐”位置的王适娴和汪鑫都相继掉链子。

  汪鑫1985年出生,来自八一,生于丹东;王仪涵,1988年,上海人;王琳,1989年,杭州人;王适娴,1990年,苏州人。这一代的中国女单吹来一股江南的清新之风,但却少了点湘妹子龚智超、龚睿那身上的泼辣,和辽宁人张宁的那股狠劲。有意思的是,四位姑娘运动服上打头的都是WANG,老外还真不容易分清楚。于是,媒体说这是一场“四W”之争。

  早在2009年谢杏芳退役后,队中唯一有过北京奥运会经历的卢兰就说:“我们女单就缺一个像林丹那样性格的人。”林丹几乎是所有女单姑娘想要学习的榜样。霸气、霸气、霸气,几乎每名女单在回答关于性格的问题时,给出的答案都是缺乏霸气。但是,霸气从何而来?林丹给出的回答是:“有成绩才会有自信,否则你的自信是很空洞的。”可是面对“四W”的成绩,这么说也显得很空洞,她们都并不是没有拿过好成绩,但在领军竞争的这些年,每个人的表现基本都呈现出一条波浪线,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队冠军没有丢掉几个,可也没有几个有分量的冠军能让她们其中一个人统揽。

  在谈到女单领军人物断档的问题时,总教练李永波率先提到的一点是,“张宁这一批队员退得比较晚,其他年轻队员在当时获得的锻炼机会不多。”晚熟成为国羽“一姐”候选人共同的特点,李永波在小花输球后都不止一次地提到,她们还年轻,她们需要的是时间,每一个运动员都是在失败中成长的,而依据国羽当前的综合实力,也还能承受她们输球。为了不给女单组压力,李永波甚至还调侃“一姐”无须过早定夺:“太早定下一姐了,二姐三姐就不干了。到伦敦奥运会谁拿到冠军谁当一姐,不拿冠军当不了姐。”

  “一姐”候选  汪鑫PK王琳

  汪鑫是国羽队中大器晚成的代表。女单领军人物“难产”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新一代承受磨难的忍耐力相对薄弱,而在四“W”中,只有汪鑫的经历比较曲折,其他几人均是在比较顺利地一路进到国家队成为佼佼者,其间并未经历太多磨难。在刚刚过去的苏杯中,汪鑫与世界排名第一的王适娴同样经历输球,但下场之后,“小妹妹”王适娴在媒体面前表现茫然失措,汪鑫则仍能淡定应对提问,对比之下,“一姐”气质高下立见。

  哪怕没有进入今年苏杯的参赛名单,但王琳的名字不能被人忘记。李永波在谈及“一姐”话题时不无遗憾地提到,国羽本在去年世锦赛后找到了新“一姐”,这个人就是新科世锦赛冠军王琳,但王琳的意外受伤让一切都要推倒重来。因伤休战大半年,王琳的世界排名已跌落至第100位。她复出后的首个目标,就是参加5月开始的奥运积分赛,她需要用一年时间,从第100位回到世界前四,收复河山。 南都记者 丁淑莹

  游泳 “一姐”隐于池

  单论战绩,刘子歌是当今中国游泳队当之无愧的“一姐”,她是目前队中唯一的一名奥运冠军,还曾一月之内三破世界纪录。但她淡然得有些超脱世俗的个性,又让自己与“领军人物”、“头号明星”这样的头衔显得毫无关联。

  刘子歌不爱抛头露面,尤其不喜欢面对媒体。教练金炜曾经透露,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09年罗马世锦赛之间,头顶奥运冠军光环的刘子歌只接了两个小广告,“一个1万,1个6千6。”

  赛场外的刘子歌总给人拒人千里之外的印象。奥运会后,她和教练随奥运功臣团去香港访问,想给教练买架相机,店主认出她来,非要送她一台,刘子歌断然拒绝:“我可不会给你的店打广告。”一次她在飞机上遇到粉丝,竟然紧张得不敢与人合影。

  在队里,她也很少去争什么。这些年,“刘子歌领衔国家队出征”成了媒体惯常用的标题,她却央求记者,别在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领军人物”之类的头衔。

  金炜有些无奈:“她跟别人不一样,你看别的运动员红了,巴不得去拍广告代言,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少数出现在公共场合时,她总是感到无所适从。

  刘子歌喜欢静思,以前她看《百家讲坛》,读《道德经》,后来又读《老子十八讲》。体坛是一个名利场,身在其中,刘子歌却心中淡然,“成或败太正常了,我对外界的诱惑、对名和利都看得很清楚。”

  其实刘子歌身上并不缺少话题,“个体户”的特殊身份,在当下流行的体制之争中颇具意味,但她总是沉默应对。而在赛场上,大赛型选手刘子歌也并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游泳比赛本就不多,刘子歌又经常选择性地弃赛(如去年的亚运会),绝大部分时间,她都在泳池中苦练。如此低调与神秘,与个性刚烈霸气外露的前“一姐”罗雪娟有着天壤之别。

  “一姐”候选  赵菁值得关注

  正如游泳队前任总教练张亚东所言,如今的中国水军正处于“群芳”而非当年罗雪娟“独秀”的年代,2009年的罗马世锦赛,姑娘们在4×200米自由泳和4×100米混合泳两个接力项目上获得金牌,便是最好的例证,赵菁、刘京、焦刘洋、朱倩蔚、陈慧佳等人都拥有了世界冠军的头衔。刘子歌虽被称为大赛型选手,但最近几年的成绩并不稳定,加上高科技泳衣被禁用后产生的种种变数,她能否在今年的上海世锦赛和明年的伦敦奥运会保证上佳的表现尚无定论。而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刘子歌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队员,蝶飞歌舞一战成名的戏码在其他队员身上重演也不无可能。所以,判定谁是“一姐”人选还有待慢慢考证。

  不过仰泳选手赵菁值得关注,她是罗马世锦赛中国队中唯一的一位双料冠军得主,且性格开朗,较之刘子歌更具领军气质,当然,她还需要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等大赛中继续证明自己。

  南都记者 徐显强

  乒乓球

  不缺实力“一姐”,只缺精神领袖

  乒羽两家总是同病相怜,羽毛球在丢了尤杯之后凸显“一姐”缺失之困,乒乓球同样在去年因缺乏核心人物而丢掉世乒赛女团冠军。不过,就在莫斯科那场令人毕生难忘的决赛中,郭焱用表现证明了自己价值,她在丁宁和刘诗雯先后落败、中国队已经被逼入绝境的时候为中国队取得唯一的一分,避免了被横扫的尴尬。

  这场决赛虽然没有为中国女乒带来考比伦杯九连冠的辉煌,却挽救了郭焱的自信。那场比赛之后,丁宁和刘诗雯都陷入了长期的低迷,郭跃也迟迟没有恢复到自己最佳的状态,反倒是原本以为要被“边缘化”的郭焱重新焕发了光彩,在一系列比赛中都稳定地保持了较高的竞技水平,逐步确立准“一姐”位置。

  直到今年鹿特丹世乒赛之前,施之皓也在央视的一档访谈节目中透露,他已在内心敲定了未来国乒女队的核心,郭焱和李晓霞被认可为最令其放心的新“一姐”人选。施之皓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概念:“都说核心、领军人物,甚至双核心,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是团队核心,可以是三核呢?”

  中国女乒五朵金花,在施之皓心目中都早有地位座次排定:去年年底在广州亚运会上拿到三项冠军的李晓霞,被施之皓认可为可以打90分以上的绝对核心;郭焱和郭跃的得分都可在80分以上;而去年莫斯科惨败的当事人丁宁和刘诗雯,在施之皓看来只能得60-70分——— 但这都是鹿特丹世乒赛前的格局与形势,新一轮混战就在5月份的鹿特丹世乒赛上发生。

  被外界一致看好的李晓霞输掉了世乒赛女单冠军,她与小师妹丁宁的一场女单决赛意义重大,如果能夺冠,李晓霞距离大满贯的标准就只差一个奥运会冠军,那么新一姐的宝座可谓是触手可及。可惜的是,其反复的表现将在看台上观战的主管教练李隼气得愤然离场,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溢于言表。

  施之皓曾经说过,领军人物必须具备万无一失的能力。但遗憾的是,其事先钦点的三大主力在鹿特丹世乒赛上都先后于关键环节掉了链子:郭焱在八强战就遭师妹刘诗雯横扫,郭跃在半决赛输给李晓霞,李晓霞也未能在决赛中把握机会。最不被看好的小将丁宁异军突起,爆冷成为新科世乒赛冠军,不仅再让国乒新“一姐”人选悬而未决,教练组更需为本月就要递交的伦敦奥运报名名单大感头疼。

  不过,与羽毛球项目不同,由于综合实力仍处于世界顶尖,目前新人当家的中国乒乓球队“一姐”的缺乏并不致命。刘国梁认为,一位运动员的成熟与成绩、时间、心态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给这批小辈一些等待的空间,或许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或者换句话说,中国女乒并不缺实力派“一姐”,她们只是缺一位精神领袖。

  “一姐”候选 李晓霞PK郭焱

  凭借广州亚运无人能敌的三金成绩,李晓霞在施之皓心目中的打分最高,尽管遗憾失落世乒赛女单冠军,但打入决赛的成绩亦算足以交待。李晓霞近这一年的表现在女乒五朵金花中属最稳定的一个,国乒伦敦奥运会首次报名名单尚未递交,但李晓霞已被认为是基本锁定一个伦敦奥运单打名额的队员。

  国乒选择领军人物,除了以赛场成绩为依据,很大程度上还看教练的偏好和意向,郭焱是除李晓霞外第二个被施之皓钦点为国乒新“一姐”的人选。尽管在鹿特丹世乒赛上大热倒灶,但经历过莫斯科之败的阵痛,郭焱的经验和能力依然会是中国队教练组甚为看重的优势。 南都记者 丁淑莹

  跳水  郭晶晶之后……

  事实上,从2010年郭晶晶逐渐淡出国家队开始,吴敏霞和何姿的所有比赛都被人冠上了“一姐之争”的名义。从两人的实力来说,她们已经都具备了接郭晶晶班的实力。

  吴敏霞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有三次大赛得分超过400分,成为一名比较令人放心的选手。和何姿相比,吴敏霞的优势在于裁判的印象分和大赛的经验,尤其是综合性大赛的经验。虽然上个奥运周期就已经进入国家队并且参加过世锦赛,但是何姿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只报了一米板这个非奥项目。2009年世锦赛,何姿暴露了自己稚嫩的一面,在比赛中多次出现失误,表现不甚理想。再看远一点,吴敏霞已经参加了两次奥运会,而何姿还没有过参赛经历,这种综合性大赛的考验上,吴敏霞的经验肯定要更丰富一点,大赛的抗压和调整能力也会更强一些。

  作为一名竞技能力雄厚的26岁老将,吴敏霞的气质与郭晶晶有相似之处,领队周继红也非常看好她的实力,认为她是“女队成绩最好的运动员,在队里能够起到带头榜样作用,综合实力强”。实际上,在郭晶晶逐渐淡出的2010年,吴敏霞在女子三米板项目上数次夺冠,初现“一姐”风范。但是,吴敏霞有发挥欠稳定的毛病,国际跳水系列赛青岛站和墨西哥站比赛出现的重大失误表明她通向跳水女皇之路依然坎坷。

  而20岁的何姿,优势在于她的年轻和冲劲。在今年跳水系列赛全部四站比赛中,她四次参加三米板单人项目比赛,三次夺冠。在英国谢菲尔德举行的系列赛第三站争夺中,何姿牢牢地掌握了比赛主动权,最终以超过26分的优势把吴敏霞拉下马,顺利夺冠。更为可贵的是她的发挥已相当稳定,今年系列赛尽管长途奔波、连续作战,她除四夺三米板双人项目金牌,屡战单人项目,得分都在370分以上。当然,作为一名年轻队员,何姿缺少奥运会等大赛的历练显然是其短板。

  世锦赛成绩是观察吴敏霞与何姿通往跳水女皇之路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在郭晶晶世锦赛五连冠耀眼的光环下,她们俩的成绩都显得有些暗淡:吴敏霞三次获得世锦赛三米板奖牌,最好成绩仅为两次亚军,何姿墨尔本世锦赛拿到过一米板金牌,罗马世锦赛上仅获得三米板第四名。然而她们证明自己实力、冲击跳水“一姐”的绝佳机会即将到来,上海世锦赛将于7月开幕,这是郭晶晶退役后的第一届世锦赛,届时谁能在后郭晶晶时代继续捍卫中国在三米板上的优势和尊严,谁就有可能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进一步奠定自己跳水女皇地位。

  “一姐”候选

  霞姿争艳

  吴敏霞说“我很排斥‘一姐’这样的比较和称号,我觉得没有必要。”而年纪更轻的何姿自然更不可能强出头,从她嘴里出来的总是“学习”,“我其实还有很多方面要像霞姐姐(吴敏霞)学习。”

  实际上作为曾经的跳水女皇,伏明霞、郭晶晶在不断影响和塑造着人们心中未来跳水女皇的形象,人们倾向于把她们绝对一流的竞技水平和身上所具有的某些特质作为评定新跳水女皇的重要标准。

  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是何姿还是吴敏霞,她们都用良好的状态证明:郭晶晶之后,中国女子跳板后继有人。随着郭晶晶、帕卡琳娜先后退役,何姿和吴敏霞很可能会创造一个双姝齐艳的“霞姿时代”。南都记者 徐显强

  体操 “一姐”在“二线”

  作为奥运会冠军和9个世界冠军得主,程菲是中国女子体操队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队员。

  作为体操“一姐”,尽管程菲远离赛场两年多,但媒体对她的关注一直没放松,接受采访时,她也跟记者开玩笑似的说到了这一点。对此,陆善真也看在眼里,但他认为这不完全是坏事,“程菲的气场仍然很大,希望程菲抓住这个气场,建立起自己真正的信念。”

  由于体操项目的特殊性,在国内很多女运动员不到20岁就选择退役,现在程菲已经是一名23岁的老将,能坚持到现在着实不易。

  程菲受伤之后,中国队在跳马上成了弱项,2010年世锦赛,女队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现在程菲回来了,陆善真认为中国队又有了底气,“另外,也可以为老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延续做出表率。”

  对于程菲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年龄,而是伤病,全运会受伤后,国家队曾对外宣告,程菲至少要有一年的治疗恢复期。

  因此,程菲不像年轻队员那样专心在体操房训练,而是每天只练半天。在全运会受伤后,程菲说过:“体操,我想暂时放一放,缓一缓,我希望学习的时间能逐渐增加,并趁养伤的时间思考一下未来。”早在2004年的时候,程菲就是武汉体育学院艺术系的大学生,目前她已是武汉体育学院的硕博连读生。

  去年的鹿特丹世锦赛,中国女队仅获女团铜牌、女子全能和平衡木两个单项银牌。虽然江钰源的女子个人全能银牌是中国女选手历史最佳战绩,但零金牌的结果也是中国女子体操队自2003年世锦赛以来的最差战绩。首次作为队长出战的江钰源赛后除了自责,更表示非常想念前任队长程菲,因为“如果她在,我们会有一种特别的士气。”

  江钰源怀念“大姐”程菲,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程菲,中国女队的“短板”立即显现出来。在本次世锦赛上,中国女队没有一名选手获得跳马决赛资格,自由体操也失去了向顶尖选手叫板的实力,可程菲带给中国女队的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优势。由于体操运动员普遍年龄较小,在赛场上很多因素都可能对她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影响。此前程菲在能起到定海神针作用,而今纵观中国女子体操队内,似乎还难寻拥有同样气质的领袖人物。因此,对中国女子体操队来说,加快培养一名具有领袖气质的程菲接班人已是当务之急。 南都记者 徐显强